为妇女创业致富梦想插上翅膀

2012-05-23

随着农村富余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妇女在农业生产中挑起了大梁。在广东,农村女劳动力占农村劳动力的65%左右,是农业生产的主力军。记者从省妇联了解到,为帮助妇女创业增收,省妇联2010年初联合省农业厅、科技厅等八个厅局,共同启动了为期5年的“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支持行动”,实施两年多来成效显著。

小额贷款,解决资金短缺“瓶颈”

作为支持行动之一的妇女小额贷款,是有效帮助妇女解决创业就业中遇到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抓手。

广东惠州市博罗县生猪养殖户黄秋,响应当地政府“保护东江”的号召,自行拆除旧猪舍,另外在非禁养区申请建新猪舍。但在筹措资金上,黄秋却犯了愁。县镇妇联得知情况后,给予她指导帮助,使她成功获得了5万元妇女小额贴息贷款,解了燃眉之急,生产逐步走上正轨。

如今,像黄秋这样在妇女小额贷款的支持下,放开手脚创业致富的女农民越来越多。记者从广东省妇联获悉,妇女小额贷款工作在2011年底取得新突破,省妇联争取到省财政拨出3200万元专项资金,计划用三年时间发放3.5亿多元贴息贷款,为全省上万名城乡妇女提供创业资金。据统计,截至2012年第一季度,全省已在87个县区开展妇女小额贷款工作,发放贷款6亿多元,直接扶持2万余名妇女创业就业,间接带动近20万名群众就业,到期还贷率实现100%。

合作经营,凝聚力量共同致富

广东佛山市芦苞镇富成生猪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在镇妇联和农业部门的帮助下,由生猪养殖大户莫丽霞牵头筹建的,合作社目前年对外销售肉猪11600头,带动农户30多户。莫丽霞告诉记者,合作社能为女农户提供养殖技术、饲料采购和肉猪销售的一条龙服务,有效降低创业风险。

成立专业合作组织是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适应农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渠道。记者获悉,广东各级妇联近年来积极做好培育、扶持和服务妇女专业合作组织的工作。目前,全省妇女专业合作组织发展迅速,数量达1000多家;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其中仅省级45个妇女合作组织社员数均超百户,辐射带动农户2万多户,并在扶贫助困、解决就业方面发挥积极作用。2010年~2011年,省妇联还通过省财政厅为45个妇女专业合作社争取中央财政的扶持资金580万元。

教育培训,提升能力促进发展

掌握技能和知识,是妇女创业就业的前提,云浮市云安县前锋镇妇联进行了积极的尝试。抓住县里开展农村劳动力“双转移”培训的契机,镇妇联依托“流动农民夜校”资源,深入每个村就近组织妇女开展种养技术、计算机应用等培训,仅崖楼村就组织4期684人次的妇女参加。

一股通过培训提升妇女创业就业发展能力的热潮正在南粤农村大地展开。为此,各级妇联争取政策,推动将农村妇女培训纳入政府培训规划,把农业新品种、新信息、新技术的推广与培训以及劳动力转移技能培训作为服务妇女创业致富的突破口。据统计,两年来,全省举办妇女科技培训2200多期,20多万人参加,其中,省级妇女创业示范基地组织96期,培训2.3万人;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就业96万人。

创建基地,辐射带动妇女就业

提起省妇联近年开展的“巾帼示范基地创建活动”的扶持带动作用,主业种植灵芝、金虫草的河源市河之源有限公司董事长朱秀芳深有感受,她的公司正是直接受惠者之一。省市妇联不但从资金、销售等方面对她给予帮助,还特别支持她两次参加全国妇女创业产品展销会,把产品成功推向外地市场。如今,朱秀芳的基地不断发展壮大, 2011年基地带动周边种植的农户有5080户,人均年纯收入1.7万元,比同村年人均收入增加9600元。

记者获悉,省妇联每年与农业、林业、海洋渔业等部门共同命名一批省级示范基地,并从资金、信息、项目等方面加强扶持。2010年~2011年,省妇联联合省农业厅、华南农业大学开展“创建南方大豆种植示范基地,扶助农村妇女增收致富”活动,两年来全省15 个地市共创建150个大豆基地,种植面积2万多亩,带动2万多名农村留守妇女种植大豆,经济收益倍增。大豆种植还作为“双到”扶贫成功项目复制到全省30多个县区。2012年,省妇联又争取省林业厅开展“巾帼林”创新活动,五年创建50个“巾帼林”,每个至少支持10万元经费。目前,全省已命名省级巾帼创业示范基地66个,国家级巾帼科技示范基地11个,两年省级部门共投入扶持资金1000多万元。各地“筑巢引凤”,利用村固定资产,引进企业或与企业挂钩,创建 “农民车间”“田头车间”“大嫂工作坊”等就业基地,解决了当地一大批妇女在家门口就业。(本报记者 林志文 通讯员 高穗生)

深圳职业技术学院妇女委员会 地址:深圳南山深职院留仙洞校区

Copyright @ 2012 All Rights Reserved.